大成研究

2025.07.09

司法实务中建设工程固定总价合同的争议与解决——建设工程项目法律服务探索与实践(四)

建设工程领域中,工程价款的计价与结算有多种方式,固定总价合同是常见的计价与结算方式之一,也是引发大量工程款结算争议的方式之一。固定总价合同的“稳定”性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变动”性、建筑市场的“波动”性之间在性质上存在的对立、其间产生的矛盾与张力是此类合同在工程价款结算中纠纷不断的主要根源之一。

2025.07.09

郭玉兰:中国企业出海热点地区数据保护指南——马来西亚篇

笔者此前已在中国企业出海热点地区数据保护指南——英国篇、美国篇、越南篇和印度篇中详细介绍了英国、美国加州、越南和印度这四大出海热点法域的数据保护法律,并提出了相关的数据合规建议,为出海企业提供了针对性的合规指引。

2025.07.08

刘婧等:境外上市实践(七):新规下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路径解析III——新加坡上市(上篇)

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和配套指引(合称为“境外上市管理规定”)于2023年3月31日施行以来,笔者团队就新规下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路径解析问题,陆续发布了《新规下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路径解析I——香港上市》及《新规下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路径解析II——美国上市》,前述文章集中在中国企业的常见境外上市地点,即香港和美国,并对其上市的标准、架构及周期、优劣比较以及关注要点方面进行了解析。

2025.07.07

周亮等:内地香港民商事判决互认新安排——香港金融纠纷在内地执行实务分享

2024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以下简称《新安排》)正式生效,标志着内地与香港两地司法协助进入新阶段。随着香港金融机构在内地业务布局的持续深化,香港金融机构对内地财产的执行需求也呈增长趋势。但是在《新安排》下,香港民商事判决在内地执行的实际操作仍存在诸多难点。结合笔者团队近期办理跨境执行案件的实务经验,本文将针对香港金融纠纷在内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展开深入分析。

2025.07.04

马宏伟等:上市公司合规地图系列文章(二十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合规问题研究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印发。新“国九条”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调稳为基调、严字当头,确保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

2025.07.04

蔡开明等:简析美国解除对叙利亚部分制裁措施

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长期对叙利亚实施广泛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措施。2025年5月,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解除对叙利亚制裁。美东时间2025年5月23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在叙利亚制裁项目下签发第25号通用许可证(GL 25)并发布情况说明书,授权被《叙利亚制裁条例》所禁止的绝大多数交易。

2025.07.04

闫丽萍等:从某某公司被禁看中国企业加拿大合规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步伐持续加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年9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中国31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48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业务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29554亿美元。然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合规风险日益凸显。

2025.07.04

徐劲浩:《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深度解读

根据《指引》第十一条规定,学术拜访交流,是指医药代表和医疗器械学术推广人员向医疗卫生人员开展有关医药产品的学术推广活动。一般的合规类文章在分析“学术拜访交流”时,基本会直接引用《指引》中的前述定义进行解释,但很少会分析这一场景的商务模式,所以提出的合规建议可能不够全面。笔者在本文中,将从医药行业的视角出发,先向大家详细分析学术拜访交流这一商务场景的具体应用模式,再探讨由此可能产生的商业贿赂风险。

2025.07.03

邓志松等:反垄断法下个人责任体系:行政、民事与刑事多重规制的中外比较

2025年以来,反垄断执法机构已经公布3起对自然人进行处罚的案件[1],涉及个人经营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员工等多种个人身份从事垄断行为或阻碍反垄断调查的情形。近年来,个人责任在反垄断执法与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无论作为公司股东、投资人、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市场主体中的个人均可能面临反垄断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的追究风险。

2025.07.03

王杰等:从1.0到2.0:解读香港数字资产政策升级,探寻RWA发展新机遇

在区块链技术革新与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数字资产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凭借其成熟的金融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始终在数字资产发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2025年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了《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以下简称《政策宣言2.0》),重申特区政府致力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中的全球创新中心。

2025.07.03

陈伊利:从一起遗属待遇申领案件谈“遗属”身份认定问题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孤寡老人的赡养与身后事处理逐渐成为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近期,笔者经办的一起遗属待遇申领案件,引发了对“遗属”身份认定的深刻思考。这起案件中,一位一生未婚、无子女的退休老人谢女士,其身后事由侄女悉心操办,然而侄女在申请遗属待遇时却因不符合现行“近亲属”规定而被拒。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现行法律在遗属待遇认定上的局限性,更触及了社会伦理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微妙平衡。

2025.07.02

李寿双等:证券行政处罚复议改撤案例评析——基于证监会主动公开目录的1540份行政复议决定书

“当事人如果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申请可以通过邮政快递寄送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法治司),也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上述决定不停止执行。”

2025.07.02

牛凤国等:跨境公司治理:现状、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

在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开展全球化经营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越来越多的境外子公司,做到既合法合规,又保持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是众多中国的跨国公司在企业内控上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个问题涉及跨境经营活动的一个迄今仍被忽略的重要环节,即跨境公司治理。本文将深入探讨跨境公司治理的概念和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面对的主要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07.02

罗里达等:《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对英属离岸地扩展适用的法律分析

2023年3月8日,中国加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以下简称《海牙公约》);2023年11月7日,《海牙公约》在中国生效实施。作为简化国际文书流转程序的重要国际条约,《海牙公约》通过“附加证明书”(Apostille)制度取代传统领事认证,能够提升跨国公文书的流通效率。

2025.07.01

江荣卿:独立保函在中国及“一带一路”的实践与风险航图

独立保函在全球商业活动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信用基石”角色,但在不同法域下,其“见索即付”的承诺效力却千差万别。本期作为笔者团队推出的“涉外法治专题法律报告”系列的首篇,旨在结合笔者团队的实务经验,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决策者、法务与合规官,就独立保函这一核心金融工具,提供一份战略性观察与参考。

2025.07.01

王天冕:“斯曼特案”最高检抗诉后,董事催缴出资义务的司法认定——新《公司法》下董监高责任的司法案例观察系列(三)

强化以董事、监事、高管等经营管理人员责任是本轮《公司法》修订的一大重点。新《公司法》对董监高责任规范采取“一般+具体”的立法模式,关于高管的勤勉义务,第51条(催缴出资义务)、第53条第2款(协助抽逃出资)、第125条(董事会决议违法)、第163条第3款(违法财务资助)、第211条(违法分红)、第226条(违法减资)以及第232条、第238条(清算义务)等构成勤勉义务的具体规范。新《公司法》关于高管的勤勉义务规范主要围绕公司资本制度展开。公

2025.06.30

王明明:当信不疑:被害方律师眼中的“辛龙案”

如果一个故意杀人案的被告人具有作案动机、作案时间,曾经在案发现场对被害人实施过与其致死原因相一致的侵害行为,案发后存在积极找人打探案情、安抚被害人家属行为,我们通常有理由认为其具有极大作案嫌疑。但若该案中没有被告人供述,亦没有其它直接证据证明犯罪行为系被告人实施,而只有证人证言、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及照片、尸体检验鉴定书、电子数据检验报告、通话记录数据、DNA鉴定意见等间接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应否对被告人定罪的关键就在于,根据全案证据能否适用刑事诉讼法中依靠间接证据定案规则予以定案。

2025.06.27

王璟等:MAH制度下的知识产权分割:委托生产中的技术秘密泄露风险防控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 MAH)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重要改革,实现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分离。在这一制度下,药品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收益分配涉及多个主体(如MAH、研发机构、生产企业等),如何合理分割知识产权成为关键问题。本文从知识产权的类型、分割场景、合同条款设计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系统分析MAH制度下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2025.06.26

王杰等:上市公司董监高责任——从风险识别到防范体系构建

《公司法》明确规定,董监高需恪守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忠实义务要求董监高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禁止挪用公司资金、进行非法竞业活动等。例如,若董事私自将公司商业机会转移至关联企业获利,便构成对忠实义务的违反。勤勉义务则强调董监高需以专业、谨慎的态度履行职责,在决策时充分考量公司利益,避免因疏忽导致公司受损。

2025.06.26

杨景逸:违法发放贷款的刑事规制争议观察及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一百八十六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跳转至外部网站

您将离开大成本地网站,前往Dentons网站。如果同意,请点确认。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大成”)是一家独立的律师事务所,不是Dentons的成员或者关联律所。大成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以及Dentons在中国的优先合作律所,在中国各地设有50多家办公室。Dentons Group(瑞士联盟)(“Dentons”)是一家单独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其成员律所和关联律所分布在全世界160多个地方,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dacheng.com/legal-notices或者dentons.com/legal-notices。

大成能为您做什么?

联系我们 +